風景攝影看似簡單,其實是攝影中最講究“光影+構圖+時機”的門類。真正出彩的作品,不是靠設備,而是靠技巧與耐心。
下面這份風景攝影技巧,適合入門者學習、進階者復盤,也可以作為你的拍攝參考清單。
? 日出前后(藍調+金光)光線柔和、色彩豐富,是風景攝影的最佳時間
? 日落時分逆光、剪影、霞光都非常出片
? 中午陽光強烈時,建議避拍大場景或換拍逆光特寫
? 陰天可拍瀑布、樹林、溪流,柔光更均勻
? 三分法則:將畫面分為9宮格,把地平線放上1/3或下1/3更平衡
? 加入前景:石頭、花草、人物背影等都能增強空間感
? 利用線條:河流、山脊、道路,引導視線通往遠方
? 利用對稱:湖面倒影、建筑倒影可形成鏡像美感
? 拍豎圖試試看:適合營造縱深感,尤其適合瀑布、峽谷
? 模式:M檔或A檔(光圈優先),便于控制景深
? 光圈:f/8 - f/11,確保畫面邊緣也清晰
? 快門:需根據光線或是否用三腳架而定,慢門適合拍水流
? ISO:100或最低值,保證畫質純凈
? 白平衡:使用“日光”或“K值5500”固定色溫,避免偏色
? 相機:無反/單反皆可,帶廣角鏡頭最佳(如16-35mm)
? 三腳架:拍慢門、長曝光必備
? ND減光鏡:讓你在白天也能用慢快門拍“絲滑”水流
? 偏振鏡(CPL):消除反光、增強藍天與水面通透感
? 快門線/延時拍攝功能:減少相機震動,適合風光延時
瀑布:用ND鏡+三腳架+慢門(1~5秒),拍出“絲滑水感”
星空:光圈開最大、快門25秒內、ISO1600起步,帶星軌需曝光疊加
海邊:注意潮汐時間,利用倒影、礁石或貝殼做前景
山景:利用前景+中景+遠山營造縱深感;等待云海、光柱是加分項
? 提升整體對比度,讓天空和地面更分明
? 加強局部飽和度,突出天色/樹林/花草的主色調
? 使用漸變濾鏡(LR/PS中),平衡天空與地面的曝光差
? 微調銳化和清晰度,增強畫面細節質感
? 不要調得太“HDR”假面,保留自然感更重要
? 忘記踩點:很多機位要提前找好/等光線
? 天氣不好硬拍:云層不動、灰蒙蒙很難出片
? 構圖單一:記得多嘗試俯拍、低角度、側拍
? 曝光失控:拍風景建議拍 RAW 格式,后期空間大
好看的風景很多,但能拍出“有感覺”的照片,需要你走得更早、站得更穩、等得更久。
下次旅行,不妨早點起床,晚點收工,風景會獎勵你堅持。